平谷农业网 >> 青鸾

河南内黄县豫北蔬菜第一村的蝶变欧芹属

2022-07-25

河南内黄县:“豫北蔬菜第一村”的蝶变

早闻内黄县马上乡吉村南街有豫北蔬菜第一村称号,村民靠种植蔬菜鼓起了钱袋子,住上了小洋楼,开上了小轿车,全村人均银行存款远远超过了全乡平均水平。初秋时节,笔者慕名来到该村进行探访。

种菜起家维持生计

吉村南街位于马上乡最北部,全村1580口人,耕地1800多亩。人多地少,种植传统作物只能养家糊口,为此部分村民便开始琢磨种菜,以维持生计。

从20世纪60年代起,村里人就开始种菜,目的是让少有的土地增加更多产值,到70年代就形成了规模,那时村里就有了封闭式的玻璃育苗温室。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以后,蔬菜生产得到了更大发展,村里家家种菜,地里处处是菜,西红柿、茄子、豆角、洋白菜、黄瓜等蔬菜一年四季不断。该村党支部书记王书民回忆起当年村民种菜卖菜的情景异常兴奋,每天早上四五点钟,天还不亮,家家户户外出卖菜的自行车就在街里排起长龙,自行车后面一边一个柳条编篓,里面装的全都是菜,一辆挨着一辆涌出村,销往周边的汤阴、濮阳、清丰、南乐、安阳、魏县等地。

吉村南街蔬菜在当时周边地区的菜市场上占到80%的份额,已成为一个亮堂堂的品牌。1982年,安阳市政府授予吉村南街豫北蔬菜第一村的荣誉称号。

政府引导村民响应

该村获得豫北蔬菜第一村的荣誉称号后,村民种菜的积极性异常高涨,家家户户都种菜。1990年,全村种植各种蔬菜100多亩。然而,菜多了,销路成了问题,没有市场,效益低下,蔬菜滞销,严重挫伤了菜农的积极性。那时,俺种了3亩洋白菜,而一车菜才卖50元,3亩地总共卖了500元,全家人没日没夜地白忙活了几个月。王书民想起往事有些伤感。

要想穷,搞大棚,卖了孩子还窟窿;要想赔五千,赶快把棚掀,要想赔一万,你就接着干。这句顺口溜是当时菜农的真实写照。自那年以后,全村的菜地都改种小麦、玉米等传统作物了。

2009年,马上乡政府号召全乡建大棚,并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,引导群众从传统农业向高效农业转变。该村党支部书记王书民积极响应号召,带头组织村里几个脑瓜活的村民多次去山东参观学习,要求他们尽快学会管理技术。5年的时间里,大棚里种过西瓜,种过甜瓜,还种过蔬菜,不管种什么,产值都是传统农业的几倍。越来越多的村民看到了新技术带来的经济价值,村里大棚生产的规模越来越大。目前,该村大棚已发展到1000多亩,亩效益都在2万元以上,豫北蔬菜第一村的品牌再一次被擦亮。

如今,走进吉村南街的500亩高效农业园区,一排排银白色的大棚在太阳的照射下熠熠生辉。大棚内一行行辣椒苗、西红柿苗、豆角苗青翠欲滴,勤劳的菜农在棚里忙碌着,中耕、施肥、浇水、吊枝。

上海什么医院治疗胎记好一些

太原儿童白癜风医院

荨麻疹发生与什么有关

成都治疗白斑好医院

上海褐黄病医院

友情链接